第七十七章 杀机暗隐伏 (第2/2页)
如今忽必烈要宗正当众说出破此困局之法,为的就是让众位身经百战的老将推究考研,倘若发现宗正所想计策确实可行,那么加上他之前救命之恩,自当从此完全信任宗正,若是发现当中暗存圈套,宗正的结局便可想而知了。
帐内气氛诡异,宗正嗅着这种气氛,才觉察到有所不对劲,闭起眼睛,细细运气,凭着万象更新气功心知万物的本事,宗正明显感觉到营帐外似有大的动静,一股杀气正朝营帐漫袭而来。
诚是如此,忽必烈知道宗正身怀绝世武功,为防万一,帐内安排了几位武功厉害的老将,帐外调集了弓羽队,弯刀营,乃至侍卫军中的精英,这些精英将营帐里三层、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。
宗正睁开眼睛,隐隐感到背后一阵凉飕飕之感,忽必烈命众人坐下。
众将便一一坐下,宗正亦缓缓坐下,他细细揣摩,终于悟透了忽必烈的心思,不禁对眼前这位蒙古大王感到一丝畏惧,想起美人谷谷主,宗正不禁对蒙古人感到一阵敬畏。
宗正似乎能够听到弓羽队拉动弓弦的呱啦之音,他很清楚,若是自己无法将所设谋局说通,恐怕在劫难逃,今夜注定是个难熬的夜晚,宗正不禁呼了一口凉气,凉气直舛心扉,弄得宗正的内心有些凉薄。
宗正不敢直视忽必烈,亦不敢看在座众位将军的脸,在这让人窒息的营帐中,宗正分秒都不想呆下去,可是,他知道,自己一旦冲动地走出这个营帐,将会有无数的箭矢瞄准自己。想到此,想到仙婕,宗正复又冷静下来,静静地思索着应对之策。
忽必烈对众将说道:“近日,本王遭到刺客刺杀,我想,谁人要杀本王,诸位心中有数,眼前的境况是,漠北王欲在和林称汗,暗中正在开平和燕京一带布兵,意图截杀我们,我意撤兵北归,趁漠北王在开平和燕京立兵未稳,一举突袭;然,此刻,我军正和南宋对峙鄂州,战事胶着,一旦撤军,南宋追兵掩杀,北边漠北王趁势北下,那么我们将腹背受敌。何况,我们一路南下,牺牲了上万人,好不容易进围鄂州,若是就此罢兵,前功尽弃,本王心有不甘。值此困境,不知诸位将军有何建议?”
张禧和解诚几位老将听到忽必烈所言,无不忧容满面,心下暗思应对之计。张柔和董文炳早已知悉忽必烈分兵北上之计,故而默不作声,脸色也平静如常,忽必烈之所以事先同两位老将相商分兵北上之计,主要也是考虑到二人在军中的威望,毕竟是个冒险的计策,难保众将会一致赞同,故而事先说服两位老将,再借两位老将的威望,便能更易说服其余将领。
微微嘈杂中,张柔率先起身说道:“大王,眼下进退两难,何不分兵应对?”
宗正听到张柔此语,再看看忽必烈的神色,便知道二人葫芦里所卖之药,故而,缄默不语。
张禧听到分兵之事,随即激动地起身回禀道:“大王,我们时下虽然兵力充足,若是一旦分兵,恐怕两边都难以占到便宜,只怕更凶险,我不赞同张柔将军的提议。”
解诚亦起身附和张禧道:“张禧将军所言甚是,分兵乃是兵家大忌,我也不赞同”
董文炳见状便接着张禧和解诚的话说道:“兵力不够充盈的状况下,分兵确实是兵家大忌,但是,若是在分兵标配上灵活处理,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”
忽必烈见董文炳提到正题上,随即顺势问道:“董将军有何高见?”
张禧和解诚望着董文炳,倒是要看看董将军如何让分兵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董文炳一脸严肃地说道:“北方遥远,若是派出我军骑兵营和弓羽队精锐,突袭开平,旦夕可破开平守军,随后留下一支卫队驻守,其余兵马立即返还鄂州支援,如果时间搭配得宜,必能两方兼顾。”
宗正一听便知道此种战略大计乃是忽必烈所想,借由董文炳说出,无非是寻个台阶顺势登梯,以便更好说服剩余将领。转而细想,不禁对忽必烈有些佩服,如此局势,能够定下如此大计,智慧和勇气自然是了不得的,只是,终究是冒险之举,实在太多漏洞。
张禧和解诚听完董文炳所言,一脸不屑,张禧率先洞明当中疏漏,随即对着董将军反驳道:“董将说的容易,你可知,就你方才所言计策,当中就有五个大的隐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