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五章 局势逆转新局开 (第2/2页)
或许,断肠谷一役便是忽必烈战略决策转向的一个契机,而这个契机是宗正赋予的,然,却也是宗正更为深层的目的拖累了忽必烈实现胸中抱负的期限,因为,断肠谷一役表面上是忽必烈扭转了局势,而实际上却是忽必烈一直以来最不愿意看到的,那就是内斗带来的蒙古整体实力的衰败,所以,接下来的几年,忽必烈都只能是秣马厉兵,养精蓄锐了。
按照契约的第一条,忽必烈必须找到解药为这些外族高手解毒,所以,思巴便向众人询问相关线索。
南罗星是制毒高手,遂将毒性特征告知思巴,并描述了当年被迫服毒,被迫练功的事情,依据众人描述,这种蒙古秘制毒药向来是只有可汗才能知道,而这毒药的用途自不必细说,自然是为了培养只忠诚于蒙古可汗的武士而用,解药秘方也只能是历代可汗相传。
南罗星虽为制毒高手,但却也这么多年没有研究出解药,他告诉思巴,只要能够拿到解毒药方,他必定能够调配出。
然,众人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有用的线索,直到竺韵诗提到一个叫‘长生阁’的地方。
据竺韵诗描述,‘长生阁’是她一次不经意在阿台和阿里不哥对话间听到的,它是一个只有蒙古可汗才能进入的地方。
忽必烈听到‘长生阁’便瞬间明白了,那是蒙古的禁地,是历代可汗放置机密的地方,向来只有可汗持长生锁才能进入。
而忽必烈又怎知‘长生阁’这个地方呢,这便要回到成吉思汗那个时代。
当年,成吉思汗在位时,忽必烈只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,但是成吉思汗还是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独特的地方,他意识到忽必烈若执掌蒙古,他日必定一统天下。
当时拖雷兄弟的分斗很明显,为了平息争斗,成吉思汗有意传位忽必烈,虽未有明旨诏书,但是早已暗含心意,并将‘长生阁’一事说与忽必烈听,但是,后来,成吉思汗远征病重,仓猝去世,未及正式传位忽必烈便魂归长生天,自然这长生锁也就落到了继汗手中,而当年的争斗也让忽必烈的心理留下了一层阴影,往事太多已经不太记得,但是祖父的模样,祖父提及的‘长生阁’,他还是宛若犹在耳边。
就目前来看,‘长生锁’很可能经蒙哥落到了阿里不哥手上,当日,蒙哥也是仓猝去世,临走前也只有阿台在畔,当中交托之事也只有阿台一人知道,看来,要想探知‘长生阁’,阿台或许是一个突破口。
如今,蒙古真正的可汗已然是忽必烈,于情于理,忽必烈都应该寻回‘长生锁’,这也是他与祖父成吉思汗的一个未了之事,如今,经由竺韵诗提起,他不禁更想步入这神秘的‘长生阁’一探其庐山真面目。
解决完外族高手之事,那些在断肠谷被围捕的中原高手便成了一大难题,按照忽必烈以往儒家思维,他是不会轻易对这些中原高手痛下杀手的,但是,此次中原高手的反应着实对忽必烈固有思维影响不小,他深刻地意识到,这些中原武林人士对大宋的执着,纵使大宋已经沉疴病态,可是,他们依旧不离不弃,甘愿为之牺牲,原本以为他们并非正规军队,实力不强,可是,就如今来看,这也是一股将来抗蒙的大敌,而且,难以教化。
虽然如此,但是,忽必烈还是难以痛下杀手,他纠结,所以,他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些人,看着这些囚笼中束缚的面孔,他曾有那么一刹那嗜血的冲动,却终究抵不过心中压制自己内心的正己。
所以,他不得不再次请益刘秉忠和思巴。
而这两个人此时却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,思巴主张趁此机会引中原各大派前来相救,一并铲除中原各大派势力,为日后挥军南下扫除潜在障碍。
而刘秉忠却依旧主张儒家思维,主导顺势教化,分清主次。
然而,忽必烈清楚,刘秉忠的说辞在断肠谷的现实面前站不住脚跟,他开始理解当初蒙哥‘猎鹰’计划的真正目的了,蒙哥很清楚不能正面敌对这股势力,如此只会消怠了自己的力量,最终分不清主次,而这股势力又始终不能小觑,他们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挥意想不到的作用,所以才想出了离间各派,各个击破的计策,让他们自相内斗,既消磨了敌对势力的力量,又让他们无暇攻击蒙古,可谓一举两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