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一十二章长江后浪推前浪 (第2/2页)
房玄龄主管中书省,名义上是的岑文本的长官,自然不易发表意见。
长孙无忌是老狐狸,虽然态度上很明确,却不愿意公开得罪人。
因此,两人都看见了魏征,毕竟,这一位既不怕得罪人,连皇帝都经常不给面子,让他说话最适合。
魏征干咳了一声,抬了抬眼皮,看了一眼岑文本,声音底沉的说道:“岑文本的能力,我们都有目共睹,以后成为帝国之栋梁,那是迟早之事,只是有规矩才能成方圆,若是今日又破例,日后再有人以此为题想要进入政事堂,我等该不该拒绝?”
说到这里,魏征偷偷瞧了皇帝一眼,却见李二陛下脸如黑炭,这不由让魏征心里发怵。
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魏征这两年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体的虚弱。
再加上上次杨帆的提醒,魏征也算看透了一点。
正如杨帆所说,若真的一直这么顶撞皇帝,一旦自己死了,自己的后代该怎么办?
正当长孙无忌高兴之际,却没想到魏征画风一转:“不过,凡事都有例外,正如陛下所说,微臣老了,也该培养接班人了,因此,对于岑文本听政老臣没有异议。”
听到这话,李二终于偷偷松了一口气,刚才真想要跳起来一脚将这个专门跟自己作对的老货踹死!
幸好这老货识时务。
还真别说,近一年来这老货倒是很少顶撞自己了,难道已经臣服于英明神武的英姿?
如果魏征知道李二如此臭屁的想法,不知道会不会直接跳起指着他的鼻子大骂。
连老刺头都同意了,房学林这个老好人自然没有意见。
虽然长孙无忌有些郁闷,如果也只能无奈同意。
吃力不讨好的事儿长孙无忌可从来不会去做。
一旁的岑文本只是在一旁静静的听着,面色如常。
并未因为得到听证的机会而欣喜若狂,只是冲着几位宰相鞠了一躬,便又静静的坐下。
这般做派,不由让李二欣慰的点了点头,直接赞叹道:“文本荣辱不表于面,心如磐石坚韧,果然不负朕的期望,继续努力!”
“谢陛下夸赞!”
对于岑文本的表现,房玄龄显然很是看好,一张老脸笑了笑,不急不慢的说道:“帝国人才兴盛,老臣真为陛下高兴,看来我等不用多久就可以退位让贤了。”
闻言,长孙无忌心头却没来由的一痛。
一代新人胜旧人,如同马周、岑文本这等官员已经渐渐初露头角距登上高位之日也不远了。
就连杨帆、马周这等后起之秀都开始得到重用。
可长孙家当初最杰出的子弟长孙冲,现在却只能如同无根游萍在江南苟延残喘。
想到此儿,长孙无忌便暗自咬牙,一腔恨意升腾。
这一切都怪那可恶的杨帆!
见到众人同意,李二陛下也保证道:“并非朕一意孤行,实乃是真迫不得已,杨帆的这个议案有些新颖,因此,朕希望有一些年轻的思想参与进来,朕这次让各位爱卿为难了,以后朕会注意。”
李二陛下也能明白几人的顾虑。
若是任何人都能借由各种理由进入到政事堂,那么怎么能够保证其至高地位。
一旦各方势力都参与其中,堂堂帝国之中枢将会变成利益的角斗场,这就背离了建立政事堂的初衷。
只不过李二甚为看重岑文本,在他心里,岑文本将来必然是中书令的不二人选,这才这么维护。
最难得的是,魏征这个老货居然没有驳自己的面子,这让李二陛下有些难以置信。
看着老态龙钟的魏征,李二不禁猜想,难道这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?
这也更加坚定李二培养新人的决心。
没有了这个老货找茬,生活要舒畅不少啊!
可看着魏征颤颤巍巍连说话都费劲,李二心底又没来由一阵悲凉。
不管怎样,魏征总是一心一意为了帝国。
一瞬间,李二陛下对魏征的看法有了改变。
可现在正事要紧,李二也没有多说什么,指了指桌上的奏折:“还是由一人宣读,其余旁听吧,这个奏折只有一份,内容有些多。”
“朕就坐在这里,大家看完之后,议一议其内容可行性,你们今日不必做决议,只需说说自己对这个议案的理解就行。”
这番话让房玄龄几人又是一惊,他们真不知道皇帝这是搞哪一出。
如果不要做决议,让他们来政事堂干嘛?
若只是发表读后感,那不如直接关在屋子里谈就行。
当然,这种话几人绝对不会说出来。
一时间,整个政事堂只剩下了房玄龄的朗读声。
随着内容在正在脑海中浮现,几人面容渐渐凝重起来。
房玄龄每每读到不理解之处,两条花白的眉毛亦会微微皱起。
这人李世民惊讶不已。
房玄龄能够成为‘房谋杜断’的房谋,自然是心思灵巧,见识极广。
没想到这样的人居然也理解不了杨帆书写的内容。
李世民有些好奇,杨帆的脑袋是怎么长的,怎么这么多鬼主意?
长孙无忌冷哼一声,对内容毫无兴趣。
在他看来,杨帆那厮马上就要被弹劾,即使把江南规划的再好有什么卵用。
况且,士农工商,商业是最底层的,杨帆这棒槌居然捧为神圣,简直是不可理喻。
居然把发展商业经济当成富国之策,简直是本末倒置,居然还有脸写出来,甚至皇帝还将之拿到政事堂来议?
李二分明就是在偏袒杨帆。
曾几何时,这份偏袒本是长孙冲所独享的待遇,现如今全被杨帆那家伙夺去了,真是可恶。
越想越气,长孙无忌心里愈发恨意滔天,暗暗咬牙道:“杨帆,给老子等着,明日看你如何被弹劾,一旦失宠,咱新账老账一一清算!”
房玄龄读得很慢,似乎在一个字一个字的咀嚼着其中的含意,猜测其背后所可能隐藏的东西。
一个半时辰,房玄龄这才读完。
将奏折递给李二后,房玄龄脸上露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慨。
长江后浪推前浪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