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四十六章离间 (第2/2页)
闻言,朱莱苦笑道:“我们都知道杨帆的用意,他就是想抛出各种利益来瓦解江南士族的联盟。可是正如长孙兄所言,众人皆爱财,面对杨帆许下的巨大利益,谁又能不动心?唉,请长孙兄教我,要如何应对?”
想到信中描述的各种产品和工艺,以及以后每一年的利润,朱莱就眼红的很。
特别是晒盐之法,假如以后皇帝真的只准在大唐境内建十座盐场,那岂不是相当于垄断的产业。
按照朱莱估计,一个盐场一年的利润几十万贯的利润是有的。
这么大一笔财富连朱莱都看着眼红,遑论其他士族?
不用说,杨帆就是故意抛出各种工艺来拉江南士族一一入股,同时来达到对付他们朱家的目的。
如此一想,朱莱怎能不急?
想要对抗皇帝的掌控,就必须把所有江南士族团结起来才有可能。
如果其他的世家都被杨帆拉拢和分化,单靠朱家一姓之力,实在难以与杨帆抗衡。
听到朱莱的话,长孙安业并不着急,将茶水慢慢喝过后才缓缓说道:“杨帆此举,乃是光明正大的阳谋,意思很明显,就是想要告诉所有的江南士族,以后想要发展,那就跟着他走!”
“反之,若跟他作对,不仅要在商品上被彻底压制,便是江南各世家所依仗的海贸他也会统一管理,想要对付这样的阳谋,一般的办法根本没什么用。”
闻言,朱莱反而不急了,悠然说道:“难道就真没什么办法了,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帆拉拢那些江南士族,之后反过来对付我们朱家?如果朱家垮了,长孙兄在江南也不好过吧!”
这话的意思很明显,就是说长孙安业该出出力了。
否则朱家败了、倒了,对你也没好处。
这话虽然有些威胁的意味,但长孙安业并不在意。
虽然他与朱家并不是合作关系,但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杨帆,这就足够了。
看了看朱莱,长孙安业感叹道:
“虽然我不想承认,但杨帆短短几个月就把王家、黄家、曾家、蔡家……一个个全部连根拔起,甚至能够放下成见与江南士族合作,这一手敲山镇虎和釜底抽薪真是玩得漂亮啊,果然不愧是关中青年才俊,难怪年纪轻轻就能够成为一方大都督。”
长孙安业似乎对杨帆很是赞赏,言语之间给了很高的评价。
虽然这让朱莱极度不爽,但又不好发作。
毕竟,长孙安业有一个当宰相的好弟弟,和当皇后的好妹妹。
但若什么时候都不说,岂不是显得朱家太无能,于是愤愤不平道:“哼,那杨帆虽然狡诈,但也不过是未及弱冠的小子罢了,他想要我们所有人把田产抵押给他,真是想的太美了,有谁会愿意做这种无恼之事?”
话虽如此说,朱莱也不敢笃定,在巨大的利益面前,他的这些人到底有几人能够抵挡得住。
所以,朱莱虽然言语之间对杨帆极尽诋毁,但也不敢保证其他人会不会把田产抵押出去得到资金。
长孙安业轻叹一声:“如果大家都有朱兄你这样的见识,咱们也不用在这里合计了,为今之际,咱们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。”
“这怎么说?”朱莱颇感兴趣,赶紧问道。
长孙安业呵呵一笑:“杨帆那家伙不是用阳谋对付大家吗?那咱们也一样。”
“那小子之所以能在江南呼风唤雨,除了本身有一些能力,更主要的是他身后站着皇帝,一旦杨帆没有了皇帝的支持,你说他还能不能这么毫无顾忌?”
朱莱沉吟了一会儿,问道:“长孙兄是不是知道什么消息?”
长孙安业并没有卖关子,直接说道:“据说,有人向皇帝告状,说杨帆在江南独掌乾坤,连皇子都不放在眼里……”
话虽然还没有说完,但朱莱却眼前一亮。
功高盖主这个词一下子涌上了脑海。
很显然,一旦皇帝不信任杨帆,杨帆再有能力也没什么用?
历朝历代,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,为什么很多人不受重用,就是因为皇帝的猜忌。
可能李二陛下很信任杨帆,但只要有一点威胁皇权的可能发生,李二也不会任由杨帆在江南只手遮天。
至于皇帝会不会把杨帆调回去,什么时候调回去,那就要看李二陛下。
一旦皇帝认为杨帆威胁到了皇权,那么不管杨帆有没有动歪心思,皇帝都不会允许这么一个不稳定的因素留下。
因此,只要长孙安业说的属实,距离杨帆调回去也不远了!
长孙安业敢如此说,很显然是得到了什么内幕的消息。
既然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对付杨帆,朱莱也只能静观其变,先忍着,看看局势怎么变化。
当然,朱莱也不会把家族的未来赌在这么一个还没有确定的消息上面。
他会一边看事态的进展,一边准备着半个月后的竞争。
……
十一月的关中北风凛冽,李二陛下最不耐冷,整个甘露殿被热气充斥着,显得温暖如春。
如果是以往,李二陛下也不敢如此奢侈。
毕竟,这烧的可都是钱啊!
不过,自从杨帆发明了蜂窝煤,到解决了冬天取暖的问题。
批阅完奏折的李二陛下站在窗台前,看着在风中不断摇曳的树枝,整个人陷入了深思。
今天又有几份弹劾杨帆,里面并没有杨帆的其他恶性,只是说明了一点,杨帆无视皇权。
如果说其他的行为李二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那么无视皇权是他最不能容忍的。
虽然知道杨帆行事一向乖张,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诟病。
但这一次弹劾却是有理有据。
因为奏折里边把李泰到江南以后,杨帆对待李泰的做派一一进行了阐述。
本来李二陛下也不想理会,可这样的弹劾却总是连绵不断,这不由让李二陛下心头产生了一丝怀疑。
毕竟,杨帆在皇权没有那么敬畏李二是清楚的。
这不由让李二想到了上次长孙无忌的提醒:“杨帆在江南军政一手抓,陛下您就不担心吗?”
即使不用长孙无忌提醒,其实李二陛下也是担心的,只是他的容忍度比较強而已。
可现在对于杨帆无视皇权的弹劾越来越多,让李二不得不重视起来。
思绪间,一股冷风袭来,原来是老太监王焕贵走了进来。
来到李二陛下跟前,老太监禀告道:“陛下,赵国公和房相觐见。”
李二陛下摆了摆手:“宣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