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五章 酿豆腐 (第2/2页)
“咳咳!老师,不好意思,忘了……”孩子的父亲颇为尴尬,不断解释。
周志高无语,这都能忘?家里少个孩子,你们看不出来呀?
他扫视了屋内两眼。
好吧!少一个,确实也不好发现。
一共6个孩子。
这年头,大家生孩子都很积极,但你这也太积极了吧?什么家庭呀?穷得家徒四壁了,还要生?
“周老师,我这俩孩子,明年能入学吗?”抱着一婴儿的妇女开口问道。
她指着自己跟前的两个差不多大,而且长相相似的孩子。那是她的双胞胎孩子,一共生了两胎的双胞胎,导致家里的孩子有点多。
她真的很希望能把虚岁已经6岁的双胞胎儿子也送去学校,减轻家里的负担。现在,虽然学校帮忙养了一个,但还是很艰难呀!
虚岁和周岁同为中国传统的年龄计算方法,并自古代以来通行于中华文化圈。
它以过年为标准,采用舍小求大的概算方式来计算。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,女子从受孕结胎时便开始计算生命,因此婴儿在经过十月怀胎后出生时,便算作一岁。
周志高摇头道:“这我说了不算,得问益民。”
七岁入学,是他们学校原本的最低入学年龄。有些八、九岁才让孩子入学,稍微有点迟了。
看了下这家庭,知道他们家确实困难。
周志高只好补充一句:“我问问益民吧!”
实际上,降低入学年龄,是最近村民的呼声,相信益民也是有所了解的。
“谢谢老师……”
“行了,孩子送回来,我就不逗留了。”周志高打着手电筒,往学校方向赶回去。
这手电筒,依旧是周益民给学校提供的,而且还是两个。
回到学校,就看到自己老婆正在给孩子们洗碗。
“我听说,十六弟提议村里,以后你和小兰不计工分,而是由村里发工资。”他妻子高兴道。
工分能挣多少?
他们肯定更加渴望稳定的工资,如此一来,家里丈夫和女儿就跟工人差不多,虽然工资比不过那些在工厂工作的工人,但至少在农村已经是最好的结果。
周志高点头:“傍晚那会,老支书跟我谈过了。”
他心里很感激十六弟。
他能感受到,周益民对教师一直都有种敬重之意,就连他们这种不算正式的教师,都给与足够的尊重。
“太好了,以后我们家也算是双职工。”那妇女洗着碗,顿时感觉轻快了很多。
她虽然在学校帮忙,但因为不是老师,所以还是计工分。对于这一点,她没有任何怨言。十六弟这般照顾他们家,她已经非常感激。
……
周益民家,一桌人正在吃酿豆腐。
“豆腐里面放肉馅,好特别。”周旭强吃了一块,有点烫嘴,但确实好吃。
长这么大,还是第一次这么吃豆腐。
“都多吃点。”周益民跟大家说道。
今晚做的量有点多,但也不用担心吃不完,这年头的人太能吃了,个个都是饭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