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五章 打麦机 (第1/2页)
“十六弟,你造的这是啥?”
村里的木匠有点搞不清楚,前几天,周益民就找他打造了这玩意,柜子不像柜子。似乎还不完整,还有别的零件需要安装,所以他看不出是做什么用的。
“这是打麦机。”周益民告诉他。
还有点别的零件,他已经让钢铁厂那边帮忙打造。
其实,就是小麦脱粒机。
脱粒机在国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,甚至在18世纪40年代的时候,苏格兰人就发明了最原始的脱粒机,那种脱粒机由水力驱动的一系列连枷结构组成,其能力相当于30个劳动力。
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,英国脱粒机的成功持续了100年。在需求高峰期,英国制造的脱粒机成为许多国家的热门选择。
如今,海外都出现联合收割机了。
而国内,收割小麦的方式还很原始,尤其是农村,几乎还停留在人力收割。
农民们用镰刀将小麦割下来,搬回碾场,将小麦铺在碾场上,然后靠牲口带石碌进行碾压,一天碾一场,在天气晴好情况下每个小队碾完需要十天左右。
老支书急着买毛驴,也是为了这次收麦,他相信,有了更多的毛驴,小麦脱粒工作会更快。
“打麦机?”木匠一愣。
周家庄还没出现过机械收割,自然也就比较陌生了。
“嗯!就是把割下来的小麦,往里面送,就能脱粒,不需要用石碌碾,更方便、快捷,省时省力。”周益民解释。
木匠看着眼前的“大家伙”,难以置信。
就这玩意,能给小麦脱粒,不需要牲口拖石磙碾来碾去。
“还缺点什么吧?”他又问道。
周益民点头:“差点关键部位,明天弄过来,安装上去就行。”
小麦脱粒机,跟打谷机其实也是差不多的,大同小异而已。
眼前的,不用电,也不烧油,所以只能人力驱动。但即便是人力驱动,脱粒的速度、效果都要比用石碌碾压的好。
脱粒机的使用,说是农业的一次改革也不为过,大大地将劳动力解放出来,提高了效率。
没过多久,村里人都知道,木匠这些天打造的,是打麦机,纷纷来围观。
就是老支书、大队长也不能免俗。
“怎么给小麦脱粒?我怎么有点看不懂呢?”
老支书瞥了那货一眼,说道:“你看不懂就对了。”
现场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声。
村里有名的“大聪明”,确实不需要看懂。
木匠解释:“还没全呢!益民说,还有零件在钢铁厂,等安装好,你们就可以见识、见识了。”
说实话,他自己都很期待。
毕竟这玩意他也参与了制造。
如果真的能高效脱粒,他多少也会跟着沾点名气,想想都激动。
“支书,什么时候杀猪?”有人则是想着吃肉。
按照惯例,收割前肯定得杀一头猪,给大家开开荤的。
“后天早上吧!起床早点。”
村里一共养了10头猪,也就最近才稍微养肥一点。之前,那些猪只能吃猪草,能肥才怪。但也没办法,人都没得吃,谁还顾得上猪呀?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